哈爾濱遠聯物流伴隨著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而成長,目前已初步具備了發展物流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條件。
(1)市場供求關系已發生重大變化,尤其加入WTO之后,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為企業加強科學管理,發展物流提供了良好的經濟環境條件。企業改革也日益深化,為物流發展培育了必要的微觀基礎。
(2)交通、通信等物流基礎設施的能力大為提高,市場物流網絡逐步擴大
各種運輸工具的數量和質量也都有很大提高。通信網絡的規模及水平明顯提高,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專用物流信息網絡開始在一些部門和地區建立,初步形成城鄉一體的流通網絡。
(3)現代信息技術和現代商品物流技術的進步為中國物流和配送的快速發展準備了充分的技術基礎。
(4)國家有關部門對商品物流和配送采取了積極鼓勵和支持的政策,大力促進了流通體制改革和流通現代化的進程,加快了物流配送的發展。
(5)物流規模不斷擴大,國際物流量快速增長
2.我國物流發展的問題
但從總體上說,我國的物流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很不成熟,物流發展中還存在眾多問題。主要表現在:
(1)物流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低 、市場需求匱乏
全國來看,現代物流只是在少數發達地區和先進企業中得到了重視和發展。即使是在經濟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物流的社會化、市場化程度也還很低。據測算,目前我國企業的自有物流占整個市場規模的60~70%左右,物流需求的匱乏使得我國物流業的發展內在動力不足,限制了它的發展。
(2)基礎設施規劃不合理,管理分散,社會化服務水平低。
我國物流管理職能分散,地方保護主義依然存在。因此,我國物流發展呈現出明顯部門化、區域化特征,相互間協調性差,造成了資源浪費,也使企業物流活動很難達到必須的經濟規模和預期的投資回報。另外,現有規劃的主要著眼點是縱橫的交通系統,偏重于線路的建設,忽視“結點”的規劃和建設,對“物流基地”、“物流中心”重要性認識不足。物流結點存在著嚴重的脫節問題,缺乏綜合的一體規劃。
|
|
|
|